为什么说成都是“中国门户第四城”?,为什么成都叫第4城

为什么说成都是“中国门户第四城”?

四川成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被誉为“中国门户第四城”。那么,成都是为何被成为“中国门户第四城”那?现在,就让我来深究深究吧。

“天府之国”(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是四川省省会,西南地区唯一一个副省级市,特大城昌枣市,是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州改地、商贸物流中心,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亦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发祥地,中国十大古都之一。因地处川西盆地,河网纵横、物产丰富,自古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中国门户第四城”其时,提起中国城市,十之八九最先想到的是北上广。但是,成都早在2000年9月15日,《新周刊》就以第四城为题,用40页的篇幅报道成都。
2007年2月19日,时代周刊在《Welcome to China's China》一文中这样描述成都——作为中国第四大城市,它正以极高的速度追赶世界最富裕的城市。2010年,《福布斯》杂志刊登文章称成都是“未来10年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城市”。

“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成都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和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成都“世界美食之都”称号。成都拥有2项世界遗产,2项世界预备遗产,是中国中西部拥有世界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是一座有着3200年的历史的“最中国文化名城”。

成都拥有武侯祠、杜甫草堂、永陵、望江楼、青羊宫、文殊院、明蜀王陵、耐迹拆昭觉寺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成都也是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拥有名扬四海的大熊猫基地。

最后,成都的美丽,繁荣,早已深入人心,成都能够成为“中门户第四城”是实至名归!

成都是不是被称为第四城?

看好多人都在讨论成都有第四城之称,不知是不是。

2000年9月15日那天,《新周刊》给了成都一个备受争议的乱基符号———中国第四城。这个有着冒险色彩的定义,让成都不再沉寂,让许许多多的人又有了“龙门阵”来摆。不管是源自“区域自豪感”的激情,还是立足于未来的反哗扮谨思,“第四城”缺握的桂冠都让成都拿着镜子照了自己一回,同时也在中国火了一次。成都因“第四城”而大热;再后来,“第四城”成了城市包装的经典案例。

第四城的介绍

“第四城”这一概念是由新周刊与华西都市报、新乱森拍浪网联手主办的“再说第四城”论坛上成都光荣摘取的,与会代表包括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及香港等本地30多位专家学者和文化名流,充分春搭表明了此次会议的严肃性和科学可行性。经过长达数小时的激烈辩论,“第四城”称号光荣的被千年古都成都夺得,深圳与”第四城“失之交臂。从此正式成为准官方为成都颁发的荣誉称号哗羡,正式名列“成都十大名片”。

四川的成都被称为什么???

四川的成都被称蓉城、锦城、芙蓉城、锦官城、天府之国。
成都,是中国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城市。成都是中国西部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是一座具有4000多年注1历史的文化名城,所在的成都平原自古就被誉为“天府之国”。因为汉时蜀地盛产蜀锦,有朝廷专管织锦的官员居则销住于此,因此被称为锦官城简称“锦城”。
又因为五代後蜀後主孟昶,曾在成都城墙上遍植芙蓉花,又被称为芙蓉城简称“蓉城”或“蓉”。 成都,为具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四川省省会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处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府河和南河是成都的母亲河。成都历史悠久,自古为西南重镇。

扩展资料
“天府之国”一词早期出现主要有:
《史记·留侯世家》:“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刘敬说是也。”指关中地区。
《华阳国志》卷三《蜀志》:李冰修都江堰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这是历史上名篇诸葛亮《孙腊游隆中对》中的名句,指成都平原。
由于天府之国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所以历史上也有个别典籍作为个例在个别时期称呼部分地区为“天府之国”,如华北北部、江淮、闽中等地局模区,但都属于零星用法,如:
《大明一统志》卷一:“京师古幽蓟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形胜甲于天下,诚所谓天府之国也。”指华北北部。
保……十年从幸晋阳,除兼给事黄门侍郎,领中书舍人。帝尝登童子佛寺望并州城曰:‘是何等城?’或曰:‘此是金城汤池,天府之国。’帝曰:‘我谓唐邕是金城,此非金城也。’其见重如此。”指山西太原附近。
参考资料来源:

Mozilla/5.0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ompatible; ClaudeBot/1.0; +claudebot@anthropi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