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花溪记描绘浣花溪时写到了与之有关的诸葛亮、杜甫两位历史人物,有什么作用,成都浣花溪住的什么人

浣花溪记描绘浣花溪时写到了与之有关的诸葛亮、杜甫两位历史人物,有什么作用

浣花溪在成都西南,景色秀丽。
又名百花溪,
传说三国时费禕出使吴国,诸葛亮在此为其饯行,有“万里之行始於此”之言。借诸葛亮的故事表明浣花溪悠远的历史文化。唐代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曾在浣花溪畔的草堂中住了四年。本文记述了游览浣花溪和杜甫草堂的经历。作者就像一名出色的导游,让我们身临其境,“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连用七个比喻称赏浣花溪。“水木清华,神肤洞达”,浣花溪的山光水色如此清幽秀丽,杜甫在穷愁奔走中犹能择此胜地而居,这样阔达的襟怀实在让人钦佩不已。文末用自己“偶然独往”同“使客游者”的冠盖喧哗相比照,表达了作者对附庸风雅的达官显贵的嘲讽和鄙视,从另一个侧面也表现出作者对杜甫的敬仰和对浣花胜地的热爱。

成都浣花溪为什么一般人住不了

房价较高。
1、首先成都涴花溪地段好,环境优美舒适,植被丰富,又有历史文化底蕴做支撑,价格自然就很贵。
2、其次在老成都人的心目中涴花溪是神圣般的存在,因为在这里居住的人非富即贵,而且是成都最早一批富人甚至权贵之人居住之地,公园周边还有杜甫草堂、四川省博物馆。两点原因导致涴花溪房价很高,一般人是住不了的。

成都三大富人区在什么地方?

成都三大富人区在南苑沿线,武侯区,高新区。
桐梓林片区,以锦绣花园为代表的第一代富人区开篇作,奠定了南富历史性的地位。正是因为锦绣花园的成功,锦官新城、中华园、银都花园等高档楼盘纷纷落户,城南云集了成都新兴精英和外地精英。桐梓林,一跃成为成都最有生活品位、最具时尚气质、最活色生香的一个区域之一。
城南,也因此成为精英部落。第一代富人区就这样因为开发商的人为打造而诞生。神仙树富人区这一片有成都七中、石室中学、成都外国语学校和神仙树公园。这三所学校都是四川最有名的学校。所以,这些开发商觉得子女的教育也是衡量成功人士的标准吧。

成都富人区
浣花溪富人区,浣花溪片区,作为市内最大的开放性森林公园和文化风景核心保护区,有着“天生丽质难自弃”的自然优势。随着精英们对居住的自然环境要求逐渐提高,花飞花谢,满溪溢香的浣花溪片区成为第二代富人区天然的目的地。

《浣花溪记》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我自学考试用的,谢谢!!!

  浣花溪记

  〔明〕钟惺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过此则武侯祠。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也。碑皆不堪读。

  钟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各不相袭。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

  时万历辛亥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顷之霁。使客游者,多由监司郡邑招饮,冠盖稠浊,磬折喧溢。迫暮趣归。是日清晨,偶然独往。楚人钟惺记。

  ——选自天启刊本《隐秀轩集》

  出成都城南门,左边是万里桥。向西折行的细而美、长而弯,所见象套连的圈儿、象开口的玉环、象带子、象圆规、象弯钩、水色象明镜、象碧玉、象浓绿色的瓜,深幽幽的呈现一派青碧色、在城下回旋着的,都是浣花溪水流聚的地方。然而一定要到草堂一带,然后才有“浣花溪”这一专门名称,这是因为杜甫的浣花故居在那儿的缘故。

  行走三、四里就到了青羊宫。溪流一会儿远,一会儿近。青竹翠柏郁郁葱葱,显得对岸浓荫森森,一直延伸到溪的尽头,远远望去象一片荠菜。水光树色,清幽而绚丽,使人表里澄彻,神清气爽。从青羊宫以西,从三处地方溪流汇合在一起,上面建有桥,彼此相隔都不到半里路,轿夫说通向灌县,或者这就是所谓“江从灌口来”的说法吧。

  溪东面住有人家,这时溪身便被屋舍遮住,不能常常看见;稍有空缺,溪水重又展现在眼前。象这样的情形有好几处。溪岸人家用树枝、竹条编扎成门户和篱墙,很是齐整。走尽了桥,路旁边立着一座亭子,题写着“缘江路”几个字。过了这里就到了武侯祠。祠前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