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经抢救性考古发掘是哪个遗址,成都遗址

成都经抢救性考古发掘是哪个遗址

成都经抢救性考古发掘是成都老官山汉墓。
成都老官山汉墓位于成都市金牛区。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对其进行了抢救性的考古发掘,共清理西汉时期土坑木椁墓4座,出土漆木器、陶器、铜器和铁器等620余件文物。
关于老官山汉墓的墓葬年代,根据墓葬中出土的汉武帝时期五铢钱、西汉半两钱以及墓葬形制和其他出土文物综合分析,墓葬年代推测在汉景帝、武帝时期。其中1号墓葬中出土的漆器上有“景氏”铭文,据文献记载,景氏曾为楚国望族,西汉初年,景氏贵族迁至关中一带,后景氏一支又入迁蜀地,墓主或与此有关。

成都经抢救性考古发掘是哪个遗址?

成都老官山汉墓经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了920支医学竹简。
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其进行了抢救性的考古发掘,共清理西汉时期土坑木椁墓4座,出土漆木器、陶器、铜器和铁器等620余件文物。

相关信息:
“老官山”汉墓出土遗物共计620余件(不含简牍),其中漆器240余件,陶器130余件,木器140余件,铜器(含钱币)100件。此外,M1出土了木牍50枚,根据内容初步分为官府文书和巫术两大类,其中官府文书涉及内容为研究西汉时期赋税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
M3出土医简920支,分两处存放,编号M3-121共736支(含残简),根据竹简长度、摆放位置、叠压次序和简文内容,可分为9部医书;编号M3-137共184支(含残简),内容为《医马书》。

成都什么遗址经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了920支医学竹简

成都老官山汉墓经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了920支医学竹简。
根据竹简的长度、摆放位置以及竹简内容,专家初步分为了9部医书。墓葬中除了《五色脉诊》之外,其余8部医书都没有书名,经过初步整理命名为《敝昔医论》《脉死候》《经脉书》《诸病症候》《脉数》等。
而从墓中出土的这9部医书,部分医书很有可能是已经失传已久的扁鹊学家派的经典著作,因此也被称为“九阴真经”。

成都市大遗址保护管理办法

第一条 (目的依据)
  为加强成都市大遗址(以下简称市大遗址)的保护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办法》和《成都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成都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遗址名录)
  市大遗址为国家大遗址保护成都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宝墩遗址、古城遗址、鱼凫村遗址、芒城遗址、双河遗址、紫竹遗址、盐店古城遗址、高山城址、成都十二桥遗址、金沙遗址、怀安军遗址、云顶山遗址、成都水井街酒坊遗址、成都古蜀船棺合葬墓、王建墓、朱悦熑墓、孟知祥墓、明蜀王陵、黄龙溪明代墓群、青羊宫窑址、瓦窑山窑址、十方堂邛窑遗址、玉堂窑址、彭州磁峰窑址等。
  市大遗址的名录,由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根据考古和研究发现,按国家规定作适时增补。第三条 (适用对象)
  在市大遗址范围内进行生产、经营及其他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第四条 (保护原则)
  市大遗址保护工作,坚持国家保护与社会保护相结合,最少干预、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的原则,维护市大遗址及其历史文化风貌的原真性、完整性。第五条 (保护范围)
  市大遗址名录中的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按照省人民政府划定并公布的区域执行;
  (二)市级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分别按照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划定并公布的区域执行。    市大遗址名录中各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标识等保护设施由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区(市)县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设立并予以公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损毁。第六条 (保护责任)
  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是市大遗址保护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
  区(市)县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市大遗址的保护工作。区(市)县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市大遗址保护实施监督管理工作。
  发改、公安、财政、国土、环保、建设、规划、交通、水务、农业、林业园林、广新、旅游等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市大遗址的保护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及街道办事处应当协助市和区(市)县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依法按职责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市大遗址的保护工作。第七条 (社会责任)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市大遗址的义务,对破坏市大遗址、盗掘文物及其他有损于市大遗址保护的行为有权制

claude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