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博物馆有那些景点?,成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成都博物馆有那些景点?

成都博物馆有那些景点

四川省博物院 | 无门票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浣青华路5号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
四川博物院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目前拥有14个展厅,总面积12000平方米,包含书画、陶瓷、青铜器、民族文物、工艺美术、藏传佛教、万佛寺石刻、张大千书画、汉代陶石艺术等10个常设展览,还有4个临时展厅,用于举办各类临时展览。

一层以四川汉代陶石艺术展为主,展品多为粗旷古朴的汉代石刻艺术和陶塑艺术。Tips:陶石馆二馆在周日14:30-15:30可体验制作碑刻拓片。

二层主要由巴蜀青铜馆、大风堂(张大千书画陈列馆)、中国书画精品馆和瓷器馆组成。

三层以藏佛之光、万佛寺石刻馆、古风雅韵工艺美术馆等区域构成,大多反映出四川的民风民俗。

成都博物馆
地址:青羊区小河街1号(天府广场西侧)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20:30
成都博物馆是成都市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博物馆,藏品总数近20万件,形成了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迄民国时期较为完整的藏品序列,类型涵盖青铜器、金银器、画像砖、石刻、陶瓷器、书画、家具、皮影、木偶、道场画、面具、木雕等,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已形成规模和体系。

镇馆之宝:石犀牛。据考证,石犀牛由整块红砂岩雕刻而成,埋藏在西晋地层以下。出土之时,前国家文物局局长、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现场查看并感叹:“(石犀)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中国雕塑史。”

这尊在“老官山”汉墓出土的完整人体经穴髹(xiū)漆人像,高约14厘米,五官、肢体刻画准确,人像身体上用白色或红色描绘的经络线条和穴点清晰可见。它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

历史古迹
金沙遗址博物馆 | 门票80元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城西金沙遗址路2号
开放时间:8:00-18:00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占地面积456亩,建筑面积38000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游客中心、文化保护与修复中心、金沙剧场、园林区等组成,是一座集教育、研究、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园林式博物馆,并成为代表成都悠久历史的标识性景观。

商周太阳神鸟金饰整体为圆形薄片,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度0.02厘米,重20克。图案分内外两层,内层等距分布有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由四只相同的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目前被国家文物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同时其本身亦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中国各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有哪些?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下来,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出土了无数的文物,因此各个省都有着令人无法置信的文物,其中最厉害的被称为镇馆之宝。这些镇馆之宝当中有的是因为历史悠久,有的是因为意义重大。但每一件镇馆之宝都能够体现我们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不屈的历史。以下是几件特别出名的镇馆之宝。
一、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名画之一。是北宋的画家张择端仅存的一件精品,是国家最高级别的文物。清明上河图采用散点透视图构法,详细的记录了,在中国北宋的时候,他们的都城汴京的繁华情况。话当中详细记录了城市的面貌和当时各个层次人的生活状况。最为难得的是这幅画非常长,有5米多。非常写实,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二、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的发现是考古史上的一个奇迹。也是世界音乐史上的一个奇迹。这是一套春秋战国时候的编钟,是由青铜器铸成的。一共有65件编钟,组成一个庞大的乐器阵列。最为神奇的是编钟出土之后仍然保存完好,可以发出各种不同的音节,其音域跨度达5个8半度。现代的人使用这个编钟仍然能够奏乐。他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的发展。

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这是一件神奇的文物。当考古工作者发现他的时候,发现上面有一串字写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不禁让考古学者大为惊奇,因为他有一种美好的预示,寓意着现在的新中国能够腾飞。其实他是一件士兵裹在袖子上的织锦。这个文物的年代是汉代,来自蜀地,因为它所带有的美好寓意,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是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目录之首。

其他各省都有自己的镇馆之宝,这真是中国文化的幸运。

成都博物馆新馆有些什么经典文物

镇馆之宝

石犀牛
具有极高的考古与艺术研究价值
外表呆萌的石犀牛,可是大有来头。它最早被发现的时间是在1973年,天府广场钟楼挖地基时就被发现之后又被回填,这一“睡”又是几十年。2010年10月7日,代表一代人记忆的钟楼被拆除,将在原址修建天府大剧院。为此,2013年1月8日,石犀牛从大剧院工地请了出来。

它的耳朵、眼睛、下颔和鼻子仍然清晰可辨,局部装饰卷云图案,四肢短粗,身体浑圆,造型极萌。虽是呆萌可爱,但其个头却不小,石犀牛长3.3米,宽1.2米,高1.7米,重达8.5吨。
据考证,石犀牛由整块红砂岩雕刻而成,埋藏在西晋地层以下。最早埋于秦朝、最晚埋于西晋,但它的制作年代早于西晋。是目前成都市区出土的最早最大的圆雕石刻,具有极高的考古与艺术研究价值。出土之时,前国家文物局局长、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现场查看并感叹:“(石犀)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中国雕塑史。”

经穴髹漆人像
国内最早最完整人体医学模型

这尊在“老官山”汉墓出土的完整人体经穴髹(xiū)漆人像,高约14厘米,五官、肢体刻画准确,人像身体上用白色或红色描绘的经络线条和穴点清晰可见,不同部位还阴刻了“心”“肺”“肾”“盆”等线刻小字。它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经穴人体医学模型。与墓葬出土的经脉医书相对照,对揭开中华医学经脉针灸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还有920支竹简,初步分析内容为九部医书,部分医书极有可能是失传了的中医扁鹊学派经典书籍。

汉代石碑
碑刻文字为珍贵的文献资料
2010年出土于天府广场东御街地下人防工程里的两块汉代石碑形状怪异:石头有四个角,还是翘起的,上边还有均匀的錾子纹路,刻着工整的文字……较大的大碑上,碑文末段提及“元嘉有二仲□”,专家将“元嘉有二”解读为“东汉元嘉二年”,而“仲□”则可能是“仲夏”或“仲秋”。元嘉二年也就是公元152年,时值汉桓帝刘志在位。而在较小的一块石碑上,落款处“本初元年六月下旬”字样十分清晰。本初元年系公元146年,也就是说,两块石碑中,较小的一块碑距今已有1864年。
石碑上篆刻文字2000多个,远远超过了以往国内所发掘的汉代石碑,填补了汉代极为匮乏的文献资料。

Mozilla/5.0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ompatible; ClaudeBot/1.0; +claudebot@anthropi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