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那家火锅店好吃呢?
来成都怎么能不吃火锅!道理谁都懂,可是遍地扎堆的火锅店,到底哪一家才是正宗的,哪一家才是真正好吃的…就有点迷茫了!所以我们贴心的给大家推荐一波~~~1)小龙坎火锅提起火锅,全球第一排队火锅小龙坎的名号已经无人不知了…分店虽多,但排起队来依旧惨绝人寰,动辄四五个小时,甚至因为排队出现感情危机!锅底出了名的辣,毛肚、鲜脆的鹅肠、酥肉,几乎是辣锅必备。他家麻辣牛肉也很带劲!红糖糍粑很有特点,看起来胖胖的,外酥里嫩还有点小嚼劲!至于排队是否值得,还是看个人吧~2)大龙燚火锅与小龙砍的火爆程度不相上下!!!从开业第一天起就通宵排队,连续三年蝉联“成都火锅十强”,深受明星们的喜爱。黄晓明、范冰冰、李宇春、林俊杰、易建联、权志龙等数百位明星都曾亲临大龙燚火锅。麻辣地道的好味道获得了很多主流媒体的认可。大龙燚算是成都比较老牌的火锅店了(身边就有朋友来成都就是为了到大龙燚吃 GD 同款的)。锅底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辣,但又不失香味,吃完之后通体舒畅。滴水腰花,刀工漂亮。入锅涮个几秒就能吃,蘸蘸干碟才有劲儿。这辣度一点不含糊,在嘴里咋咋呼呼地包裹着腰花的嫩气,鲜、香、辣占尽了。猪鼻筋在烧烤里常见,火锅里却不常有。用竹签穿起来,不会出现满锅里捞的尴尬。煮得久些也无妨,吃起来弹韧,一嚼就断。最后,大型赞美一下可以点半份菜品的机制,解决了人少时样数也吃得少的问题。服务的嬢嬢非常体贴周到,就差没有跪式服务了,感动。3)重庆袁老四火锅袁老四火锅起源于火锅之城重庆,是近百年家族传承的企业,麻辣火锅的老字号。经过历史变迁,火锅的品种已经是异彩纷呈、各具特色,但袁家四子认为新派火锅始终不及传统老火锅,于是带着家传原味火锅秘方,迈出火锅始都重庆。袁老四已经开了5年,这家老牌火锅店以好吃的味道和高性价比在成都的火锅江湖中取胜,环境和大多数火锅店一样,闹闹嚷嚷的,同一桌说话基本靠吼,堪比夜店。锅底味道厚重,辣味虽然没有一口就让人受不了,但煮久了越吃越提神,丝毫不见浑汤。“外婆酥肉”卖相就招人喜欢,面糊挂得薄薄一层,还能隐约可见内里肉质的纹路,选上一根,抖落抖落多余的海椒面,一口吃掉大半,咔嚓,外皮酥脆,落了满口,肉质也入味,肥肉不腻,瘦肉不柴,都恰到好处。一咪鸭肠目测不止一米长,每次夹的时候都有一种“怎么还没完”的疑问,下锅之后,会出现两个人夹着夹着才发现是同一根鸭肠的搞笑情况。鸭肠长说明食材
成都印象
成都,几年前是去过一次的。由于当时自驾,停车多有不便,又带着老人孩子,忙着享受亲情了,一路走马观花,多少留下些遗憾。春节前夕,朋友说,西成高铁通车了,从西安到成都不过四小时的车程,邀我一同前往。恰好有几日空闲,便喜出望外,一口应了下来。
一
下午6点多,安顿好行李,我们已是饥肠辘辘。索性赶往最近的宽窄巷子,先填饱肚子再说。在路上还盘算着要理性消费的我们,刚进宽巷,看到天下第一火锅的招牌,实在按捺不住胃里的空虚感,便饥不择食,抬脚跨进门去。
一副锅底标价88元,菜品也比往常贵了一些,但既来之,则安之,只有硬着头皮先垫一些。打算留些空余,到巷子里再吃些小吃。所幸味道还是不错的,汤也很鲜美,也就不再过多地计较价格。离店时,天空飘起了小雨,气温随之降低,但我们玩兴不减,随着三三两两的人流,徜徉在宽巷窄巷里。
饱腹之后,小吃便失去了原有的诱惑。我的目光更多地投放在街道两旁的建筑上。成都宽窄巷子的建筑是古朴典雅的,颇有清代遗风。少了点雍容大气,也不显富贵秀丽。但古香古色中,处处洋溢着邻里之间的亲和感。悄然默立的店门,韵味十足,透着一种无法言说的魔力。似乎每一扇半开的门都在向我发出邀请,禁不住一再走进去看个究竟。
大大小小的门店,打开就是一本本厚重的古书,向人们述说着成都曾经的繁荣与辉煌。琳琅满目的工艺品,传统技艺与现代元素相叠加,沧桑中融合着现代美。楠木雕刻,沉稳而不失华贵。精美的银饰,本就巧夺天工,店外铸匠的工艺再现,无形中又增添了一种神秘的古老艺术感。形态各异的茶具摸不得,只用眼神来把玩,茶香已然袅袅升起。玲珑的小木雕美翻了天,更有小和尚四只,或闭目、或酣睡、或夸张地打着呵欠的模样逗得我们忍俊不禁,笑逐颜开。
在巷子进进出出,我们偶然发现了一些树皮编织并彩染的鸟类、玩偶和小装饰品,不禁啧啧称赞手工艺人的奇思妙想。朋友花五元钱买了个小装饰品挂在手袋上,看来看去,爱不释手。这时,一串麻草编织的草鞋引起了我的注意。遂买回一双,想来夏日里当凉鞋穿,干爽舒适,别有一番情趣。在成都,竹子随手可得,人们把它制成了很多日常的生活用品。至今还有人放一些细竹管在水缸上,做成简易的取水装置,供游客欣赏玩味。
走着走着,眼前一处灯光斑斓,行人时有出入。透过门往里看时,便被请了进去,原来是川剧表演的小剧院。可惜时间太晚,只好先忍痛割爱了。
第二天一大早,兴冲冲再次来到宽巷,打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