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学城在哪里,成都大学城

成都大学城在哪里

成都大学城位于成都市温江区又名温江大学城,于2001年开始建设。温江大学城位于成都市温江区柳台大道与南熏大道交汇处,大学城地处温江城西,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20公里。

截至2015年11月,温江大学城共有区域内有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师范学院、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等13所大中专院校,大学专任教师5000余人,大学生10万余人;此外有科研院所21所;是成都重要的科教中心,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基地。
近几年来,温江大学城的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与日俱增,对周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成为温江经济发展的三张名片之一。

入驻高校
本科院校: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成都中医药大学(校本部)、中医药大学、成都师范学院(校本部)等。
高职院校: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温江校区、主校区)、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和盛校区、主校区)、四川艺术职业学院等。
位置优越
与其他新兴大学城相比,温江大学城还拥有两个独特的优势。
一是大学城一端与温江老城区紧密相连,老城区各种生活配套十分完备,使得大学城板块除了享受自身配套以外也能就近享受老城区配套;

二是大学城另一端紧密连接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海科园内有占地45万平米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包括酒店、写字楼、商业街区、总部基地等配套,这无疑是该区域未来最具推动力的因素。
作为温江“八大功能片区规划”之一的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工业片区,1998年经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纳入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享受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政策,是全国四家国家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区之一,中国西部唯一的国家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区。

成都大学城在郫县。郫县有好多大学

郫县地区“大学城”为成都市高新西区团结“大学城”。
郫县团结“大学城”包括的学校有四川传媒学院、四川工商学院、西南交通大学(新校区)、西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四川外语学校成都学院、川大锦城学院、成都中医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四川五月花专修学院等数十所高等院校。

扩展资料1、四川五月花专修学院:
学校占地180余亩、建筑面积达6万平方米,硬件设施完善,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学校斥资5000余万元配置了大量的实习实作设备,拥有全新品牌电脑5000余台,标准实习机房近100个,大型多媒体投影阶梯教室10个,标准语音教室2个,标准航空模拟仓1个,会计标准实训室2个。
2、四川传媒学院:
学院前身是成立于1997年的成都理工学院广播影视学院。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四川传媒学院。学院校舍面积近60余万平方米,有各类实验室、实习、实训室近100余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1.9亿元;设立了13个教学系(部),开设51个本科专业,39个专科专业。
3、四川工商学院:
学校创建于2001年,目前建有成都和眉山两个校区,分别坐落在成都府河源头和眉山东坡故里。学校设置11个二级学院,形成以管理学、工学为主,文学、艺术、经济、法学、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4、西华大学:
西华大学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支持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四川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四川省首批文明校园,四川省绿化先进单位。
5、成都中医药大学:
创建于1956年,1995年更名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历经60余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医药健康相关学科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是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参考资料来源:

成都的大学城里有哪些大学

四川教育学院,成都试验商贸管理学院,教育研究培训中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行政学校,温江卫校,

成都大学在成都哪个区

成都大学在成都龙泉驿区,具体地址在四川省成都市成洛大道2025号,该校是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成都市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
根据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地址:成都市成洛大道2025号,邮政编码:610106。

成都大学简介
建校40年来,学校扎根成都、立足四川、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紧随国家及区域特别是成都重大发展战略,锐意改革,快速发展。秉承“自爱、自修、自尊、自强”的成大校训,“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成大精神,“雅成大德、恒成大器”的成大校风,“学会学习、读懂生活”的成大学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审美、创新三位一体”的大学文化,围绕高水平城市型综合大学办学定位,实施“人才战略、特色战略和国际化战略”三大发展战略,着力“校城融合、开放协同、区域应用”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已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十五余万各类人才。

【学科专业】学校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核心素养、科技发展、产业进步需求,科学规划设置学科专业,不断促进学科专业间融合。目前设立艺术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工学、医学、理学、农学10个学科门类,60个本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类别)9个,二级学科(领域)24个,建有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claude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