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房产新政策是什么,成都楼市调控政策

成都房产新政策是什么

一、成都房产新政策是什么
1、成都房产新政策如下:
(1)购房人具有拟购房所在限购区域户籍,或户籍不在拟购房所在限购区域但在当地连续缴纳社保12个月以上可在中心城区购房;
(2)购房人具有本市户籍,或非本市户籍但在成都市就业,可在近郊区县购房;
(3)二孩及以上家庭,可在现有限购套数基础上新购买1套住房;
(4)新购买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自取得不动产权证满2年或合同备案之日起满3年后方可转让。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十条
土地使用权出让,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年度建设用地计划。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出让土地使用权用于房地产开发的,须根据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拟订年度出让土地使用权总面积方案,按照国务院规定,报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二条
土地使用权出让,由市、县人民政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出让的每幅地块、用途、年限和其他条件,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会同城市规划、建设、房产管理部门共同拟定方案,按照国务院规定,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实施。
直辖市的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行使前款规定的权限,由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二、成都房产证补办材料有什么
成都房产证补办材料如下:
1、房屋权属证书;
2、遗失补证书面申请;
3、在当地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刊登遗失声明。

成都限购政策解读一:购房资格如何判断?

2018年5月15日,成都楼市限购政策升级之后,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面对购房者关心的诸多热点问题,成都市城乡房产管理局网站于2018年5月25日发布了《2018年成都市住房调控政策知识问答》。
2018年5月15日,成都楼市 限购 政策升级之后,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面对 购房 者关心的诸多热点问题,成都市城乡房产管理局网站于2018年5月25日发布了《2018年成都市住房 调控政策 知识问答》。我就来为您一一介绍,首先为您介绍:限购资格如何判断。
1、本次住房限购对象有何变化?
答:本次住房限购对象由自然人调整为家庭,并考虑家庭自有产权住房套数。
2、本市 户籍 居民家庭如何界定?
答:本市户籍居民家庭以购房人是否具备我市户籍作为界定标准。家庭成员共同购房的,其中至少1人具有我市户籍可认定为本市户籍居民家庭。
比如张三不具有本市户籍,但已在限购区域稳定就业且连续缴纳社会保险24个月以上,若仅以张三本人名义购房,无论其家庭成员中是否有我市户籍人员,均按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的标准执行限购政策;若张三与具有本市户籍的家庭成员共同购房,可按本市户籍居民家庭的标准执行限购政策。
3、成年单身居民家庭如何界定?
答:成年单身居民家庭包括以下情形:
(1)18周岁以上未婚的单身居民;
(2)离异(或丧偶)且无子女的单身居民;
(3)离异(或丧偶)且子女已年满18周岁的单身居民。
4、本市户籍居民两人及以上家庭如何界定?
答:本市户籍居民两人及以上家庭包括夫妻双方、夫妻双方及其未满18周岁的子女、离异(或丧偶)父(母)及其未满18周岁的子女。
5、父母通过投靠子女 落户 后新购买住房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答:父母通过投靠子女落户的,不能作为单独的一个家庭申请购房,应作为其子女的家庭成员审查住房限购资格,但本次限购政策实施前父母已购买的住房不计入自有产权住房套数。父母通过投靠子女落户的,不改变其子女家庭类型。
比如张三父母通过投靠张三将户籍迁入我市,只能作为张三的家庭成员购房,但张三父母在本次限购政策实施前已购买的住房不计入自有产权住房套数;比如张三是成年单身居民家庭,张三父母通过投靠张三将户籍

交易隐现复苏迹象,成都出台新政激发楼市

成都也步入“松绑”楼市的城市队列中。
5月16日晚间,成都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关于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成都现行楼市调控政策进行优化,主要涉及优化预售办理、优化预售资金监管、优化购房人家庭总套数、优化无房家庭认定4方面内容。
相比全国其他重点城市,成都楼市新政没有直接放松限购门槛和缩短限售时间,这也是因城施策的具体表现。
“优化预售办理条件、优化预售资金监管可有效刺激企业开发意愿,促进市场供应量尽快恢复。”中指研究院四川分院一分析人士表示,随着成都产业人口快速涌入,从进一步保障新增人口合理住房需求的逻辑出台优化政策具有一定的迫切性。
今年一季度,成都新房成交43040套,同比下降20.9%,与去年四季度基本持平。虽然4月供需保持环比下降,但成交总量在全国仍处第一梯队。
5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0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显示,4月70大中城市中有18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3月为29城;环比看,贵阳、成都涨幅0.8%领跑;二线城市二手房价环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成都环比涨0.7%,领涨全国。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璐认为,当前我国楼市不仅在城市间有较大分化,还在同一个城市内部的不同区域也有较大的分化。成都根据各个区域的楼市发展情况做到“因区施策”,也是更为科学和精准的楼市调控方法。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针对通知出台的背景,成都市住建局给出了官方解读:
一是为贯彻落实中央“有效管控重点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精神,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推动“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体验感和获得感,适当调整预售规模,既有利于优化区域住房供应节奏,也有利于企业缓解资金压力尽快复工复产。二是适当降低预售资金监管额度,提高预售资金利用效率,落实属地监管和风险化解责任。
新政对于开发企业而言,成都市将优化预售办理条件,允许企业在符合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的开竣工时限前提下,按栋办理预售许可证进行销售;优化预售资金监管,支持各区(市)县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在《成都市商品房预售款监管办法实施细则》明确的监管额度核算方式、标准下,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项目预售资金监管额度。
对购房者而言,成都将优化家庭住房总套数认定标准,近郊区(市)县(青白江区除外)已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