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为什么被称为蓉城,成都蓉城

成都为什么被称为蓉城

成都之所以被人称为蓉城,是因为成都在五代十国时期遍种芙蓉,成都便因花而得其美名-芙蓉城(也就是蓉城)。

成都蓉城名字的由来 蓉城这个名称由来是五代十国时期出现的,当时是蜀后孟昶执政时期。公元932年后蜀皇帝孟知祥病故,他的帝位传给儿子孟昶。这位后蜀皇帝在成都称帝32年。
孟昶称帝这32年,如若说政绩,他没有哪一样有美名的,但唯独他令成都人遍种芙蓉花树,倒成了他的功绩。其实,种芙蓉花树最先也是老百姓,而不是成都的孟昶。成都遍种芙蓉,花开似锦,从那时起,成都便因花而得其美名–芙蓉城。
时光悠悠,蓉城这名儿始终不能抹掉。孟昶当年命令栽种芙蓉是为了他开心、观赏。而人们遍种芙蓉则还有美化市容、清新空气的目的。
基于芙蓉树在成都的历史影响,1983年5月26日,市九届人大常委会八次会议决定:正式命名芙蓉花为成都市市花。现在蜀都大道龙泉段,特别是金牛大道两旁,每到秋天,芙蓉花成排地迎着秋阳,或红、或白地开放,极为好看。
成都有哪些地理特点 成都: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紫色土,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位于四川盆地中的成都平原,地势平坦,利于种植业发展。

成都为什么叫蓉城 成都地理环境

因为成都在五代十国时期遍种芙蓉,成都便因花而得其美名-芙蓉城(也就是蓉城)。蜀皇帝孟昶称帝这32年,如若说政绩,他没有哪一样有美名的,但唯独他令成都人遍种芙蓉花树,倒成了他的功绩。其实,种芙蓉花树最先也是老百姓,而不是成都的孟昶。成都遍种芙蓉,花开似锦,从那时起,成都便因花而得其美名–芙蓉城。

成都地理环境介绍 成都是四川省省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近几年,她又以城 市建设和生态环境方面的成就,先后荣获联合国颁发"人居奖"和"最佳范例奖"两项殊誉。成都是一座融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特大城市。她是稀世珍宝大熊猫的故乡,也是天府之国的中心和"窗口"。她以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风光绚丽多姿和名胜古迹众多而闻名于世。成都市位于川西北高原山地和川中丘陵之间,西部地势较高,中部和东南部是广阔的成都平原,平均海拔500米左右。境 内兼有山景、平原和丘陵之美,且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摄氏16度上下,降水量约1000毫米,素有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之誉,加以土地肥沃,水利先进,物产十分富饶,历来被称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明珠"。成都市的全市总面积12.3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1000万人,辖区划为7区4市 (县级市)、8县。

成都为什么叫蓉城

蓉城,是四川省会成都的别称芙蓉城的简称。
成都名字的来历,据《太平环宇记》记载,是借用西周建都的历史经过,“以周太王从梁山止岐山,一年成邑,三年成都,因之名曰成都”。汉代,成都的织锦业发达,成为朝廷重要贡赋来源,朝廷遂设置锦官管理,并在城西南筑“锦官城”,后世因此把锦官城作为成都的别称,简称“锦城”。
汉代的成都,经济已相当繁荣,晋人左思在所着《蜀都赋》中称“既丽且崇,实号成都”,是西汉时期的著名五都会之一。五代时,后蜀皇帝孟昶偏爱芙蓉花,命百姓在城墙上遍植芙蓉树,花开时节,成都“四十里为锦秀”,故成都又被称为芙蓉城,简称“蓉”。
该区域资源丰富,有着肥沃的土地,和大自然给予的良好条件,有“天府之国”的美称。成都自有记载以来就是一个人文条件与自然条件很好的城市,有锦城与蓉城之称。
成都自古为西南重镇,三国时为蜀汉国都,五代十国时为前蜀、后蜀都城,文化遗存丰富,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有2300多年建城史。秦汉以来,成都就以农业、手工业兴盛和文化发达著称,历代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长江流域的重要城市。汉代成都与洛阳等并列为五大都会之一。
自古以来的都是经济与人文的繁荣之地,景秀芙蓉是用来描述一个地方的美妙,所以常年的被这种词语描述,成都就慢慢的有了蓉城这样的别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