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电子信息学校是大专还是中专 是全日制吗,成都电子信息学校专业

成都电子信息学校是大专还是中专 是全日制吗

成都电子信息学校(原双流县职业中学), 始于清朝光绪年间,兴于改革开放之潮。上世纪50至70年代扎根基础教育,1983年始办职业教育。揽两江之双流,聚人杰而地灵,学校位于蚕丛故里、空港之都,地处成都市西南一隅,是双流区公办职业中学,先后创建成为成都市首批示范学校、四川省重点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示范校。

成都电子信息学校简介 绿意盎然,燕舞莺歌,设备优良,师资雄厚。学校占地面积200.91亩,总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教学设备总值达6409.39万元,有功能齐全的实训室76个,智慧教室17间,网络多媒体教室75间,校园网络实现双网全覆盖。
成都电子信息学校发展 30余年来,成电人开拓创新,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砥砺前行,牢记“以德树人、以技立身”的根本任务,传承“崇德尚技,强体立业”的校训精神,秉承“格物修身,匠星致远”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具有民族精神和国际视野、具有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
持续开展学生素养教育,狠抓学生素质养成,打造德育品牌;深入推进教学改革,构建课程体系,狠抓对口高考,强化常规管理,加强师资建设,优化人才培养;践行“ 学校与企业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员工合一、作业与产品合一”的办学思路,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国际合作、中高职院校合作,探索人才培养和多元办学的有效模式。

成都电子信息学校是公办还是民办 靠谱吗

成都电子信息学校(原双流县职业中学), 始于清朝光绪年间,兴于改革开放之潮。上世纪50至70年代扎根基础教育,1983年始办职业教育。揽两江之双流,聚人杰而地灵,学校位于蚕丛故里、空港之都,地处成都市西南一隅,是双流区公办职业中学,先创建成为成都市首批示范学校、四川省重点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示范校。

成都电子信息学校简介 绿意盎然,燕舞莺歌,设备优良,师资雄厚。学校占地面积200.91亩,总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教学设备总值达6409.39万元,有功能齐全的实训室76个,智慧教室17间,网络多媒体教室75间,校园网络实现双网全覆盖。
成都电子信息学校师资 学校现有教职工307人,研究生学历23人,本科生学历196人, 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75人, 双师型教师130人,专任教师219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优秀教师5人,市教坛新秀3人,双流工匠5人,区(县)级学科带头人23人,市教研中心组成员11人,区教研中心组成员17人。现有成都市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市级名师工作室1个,区级名师工作室2个。学校面向全省招生,在籍学生3189人,现开设有电子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旅游服务与管理、汽车运用与维修、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会计、学前教育八个专业。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的专业有哪些?

截至2015年3月,该校下设22个教学系(部),开办53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专业有:

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环境工程、环境科学、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网络工程、信息安全、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信息对抗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应用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英语、统计学、经济统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劳动与社会保障、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视觉传达设计、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社会工作、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电子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电子商务。

其中比较好的专业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大气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商务、财务管理、社会工作、艺术设计、化学、材料物理、软件工程、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学下已经更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坐落于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气象局共建,入选中国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1计划”,为国际CDIO组织正式成员、中国气象人才培养联盟成员,是第一所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培养国防生的一般本科院校,是以信息学科和大气学科为重点,学科交叉为特色,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的省属重点大学。

截至2015年3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161名,具有博士学位的286人,在专任教师中的比例达到24.63%,具有硕士学位611人,占52.63%;教授168人,副教授331人,高级职称在专任教师中的比例达到42.98%;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4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7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3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聘请中国国内外院士7人,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教学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