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宽窄巷子有什么好玩的?
宽窄巷子作为成都的一张名片,已经成为外地游客到成都必去的景点之一,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最地道的美食,体会到最民风民俗的川西风情。
你可以拿着糖画从宽巷子逛到窄巷子,也可以喝着酸奶穿过井巷子走进一间属于你的文艺小店,还可以捧着书坐在院子里听老人们摆龙门阵。
这,就是老成都的味道。
宽窄巷子号称“最成都”的地方,也是游客最爱流连之处。这个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组成的步行街,实是清朝古街道。
宽窄巷子是三条平行的巷子组成的,分别为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集中了各类情调小店,有工艺品,饰品,衣服,玩偶等。
还有不少成都特色的路边茶馆,有洋派的Cafe,井巷子集中了很多地方特色小吃,也有四川菜和火锅。
尽管如今汇聚众多咖啡馆、餐厅及商店,游走其中,你依然能体验到挖耳朵、变脸、喝茶、耍酒等成都休闲生活。
宽巷子:老成都的”闲生活”
宽巷子在清朝宣统年间的名字叫兴仁胡同。窄巷子多有清末民初的建筑,其中还有一些教会留下的西洋风格建筑。
原住民、龙堂客栈、精美的门头、梧桐树、街檐下的老茶馆……宽巷子代表了最成都、最市井的民间文化,呈现了现代人对于一个城市的记忆。
宽巷子是“闲生活”区,是老成都生活的再现。宽巷子上有老成都生活体验馆,风土和老成都民俗都在这里。
窄巷子:老成都的”慢生活”
“窄巷子的特点则是老成都的慢生活。”成都是天府,窄巷子就是成都的”府”。一为收藏,一为丰富,改造后的窄巷子展示的是成都的院落文化。
院落,上感天灵,下沾地气。这种院落文化代表了一种精英文化,一种传统的雅文化。
宅中有园,园里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有天,天上有月……这是中国式的院落梦想,也是窄巷子的生活梦想。
通过改造,窄巷子植绿主要以黄金竹和攀爬植物为主,街面以古朴壁灯为装饰照明,临街院落将透过橱窗展示其业态精髓。
窄巷子将形成以各西式餐饮、轻便餐饮、咖啡、艺术休闲、健康生活馆、特色文化主题店为主题的精致生活品味区。
井巷子:成都人的”新生活”
“井巷子的定位是成都人的新生活。”通过规划改造,井巷子将是宽窄巷子的现代界面,是宽窄巷子最开放、最多元、最动感的消费空间。
井巷子将形成以酒吧、夜店、甜品店、婚场、小型特色零售、轻便餐饮、创意时尚为主题的时尚动感娱乐区。
小洋楼广场将是井巷子中最具特色的建筑,法式小洋楼据说曾是一个大户人家的私邸,后来成为教堂。这座法式风情的小洋楼展现了成都兼容并
成都宽窄巷子是什么?
『宽窄巷子是成都的一处以历史遗留的建筑为原型,主打旅游和美食的商业步行街。』
虽然只是一条街道,但却是清朝时期保留下来的成都古城区的一部分。这一处老城区,既有川西的民居,又有北京的四合院。杂糅交错,形成特有的风格。宽窄巷子,又分为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特色不一,可以说是最具有成都地方特色的胡同。
宽窄巷子的形成起源于清朝,是由于清朝官兵的统治政策和兵营官署的生活需求,而形成的一处居住和娱乐地带。
清政府入关,确定统治地位之后,成都地区其实发生了很多事情。尤其是张献忠在成都确定了反清之后,成都地区的老百姓先是被张献忠这个杀人狂魔屠杀了一回,后清军进入,被不知名的农民队伍打了出来,在清军进入期间又被屠杀了一回。当然那是一六五几年的事情。而后,已经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就带着队伍自称清军杀进了成都。
说起来,成都的那些年也着实动荡。
当然,吴三桂也没能在成都久驻,就被张献忠残留的一队人马打出了成都。
而后清军再度攻占成都,这个时候,清军学聪明了,成都的人也杀的差不多了。清军就建立了官署。
同时期,吴三桂揭竿而起,自称反清复明,整个四川纷纷响应,成都也未能幸免,清军又被打出了成都。
康熙皇帝时期的三藩之乱,让成都的汉民门白白生出了几分希望,然而好景不长,三藩被平,紧跟而来的就是清军的清洗。
可以说是,伴随着每一次动荡,每一次统治者地位的变动,成都的居民都会像割韭菜一样,被人为刷新一番。
等到了1718年的时候,成都的清军驻兵不断繁衍,八旗子弟越来越多,清政府决定在战国时期秦国张仪的少城遗址上,修建了一座满城,将满族和汉族从地域上隔开。当然,少城是不许汉族入内的。
宽窄巷子与满城毗邻,记住的就是这些官兵的家属,一条是,满族的文武官员,一条是普通兵士,隔在中间的就是供闲散的八旗子弟娱乐和生活的区域。
所以行走在宽窄巷子之中,我们既能看见普通的人家,也能看见宽敞的能容马车通过的巷口,这里既有虚度时光的八旗子弟遛狗逗猫的痕迹,也有满族的权贵世家已然没落的,消失在历史长流中的富贵旧像。
如今的宽窄巷子,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安逸的生活态度,也可以找到小而美的小资情调,更可以看到打扮精致的川西姑娘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如果有闲有钱,真想在附近住上十天半月,偷得浮生半日闲。
宽窄巷子长多少
宽窄巷子一共长540米,约长500米
成都在打造第二个“宽窄巷子”,知道建在何处呢?
成都的宽窄巷子是成都旅游的标志景点,在成都很多人心中都根深蒂固,殊不知在成都的南边也有一个类似于宽窄巷子的特色文化商业街区,虽然规模不及宽窄巷子,但同样是体现了一幅川派休闲的面貌。
位于成都南郊的铁像寺水街,因为紧挨着佛教寺庙铁像寺而得名,是近几年打造的一个旅游休闲项目,是继宽窄巷子、锦里之后成都排名第三的特色商业街,但是比起前两者来说名气不大,就连成都本地人也很少知道这个地方。
铁像寺水街以“蜀风水韵,现代生活”为主题,既有传统巴蜀文化元素,又有现代生活的氛围。肖家河从中流过,临河而建的是特色商业建筑,其中也有仿古建筑,街巷院落,休闲设施有美食、咖啡、酒吧、书吧等,也有老成都传统的戏台,露天盖碗茶,整体环境舒适优雅。
背靠水街的铁像寺,因寺内供奉铁铸释迦牟尼佛像而得名,这所寺庙的历史来源比较久,始建于明朝时期,后几经兴废屡次重建。四十年代初,爱国高僧能海上师进藏学法后,将其开创为汉族地区七所格鲁巴金刚道场之中唯一的尼众道场。
原来的寺庙已经被毁,现在的铁像寺建筑皆为近几年重建,寺庙山门的匾额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整座寺庙规模不大,几处殿堂还在修缮中,因为它在成都市内其他寺庙中的名气并不是很大,所以知道的人也不多。
初见铁像寺,给人的感觉是寺庙内建筑非常新,尤其是山门和影壁的颜色十分鲜亮,不似其他寺庙的古朴,而且门口就是车水马龙的繁华马路,周围是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
但是寺内的整体环境是比较清幽的,草木葱郁,殿堂庄严,宁静祥和,将外面的繁华世界仅用一墙隔绝,实为闹市中的一方净土。
铁像寺水街虽然本地人知道的不多,但曾经在网上却是被传得很火热,被称为网红街道,并且被称为“城南宽窄巷子”,甚至是因为这条网红商业街人们才逐渐知道了与它紧邻的铁像寺。
网上关于铁像寺的评论也是好评如潮,被很多网友推荐,但是真正实地打卡后,又感觉跟网上所说的差距有点大。
估计去的时间没对,整个水街十分冷清,基本没什么人,给人的感觉是规模比较小,一条街几分钟就可走完,水街两边商业林立,只是环境还算雅静。但是不得不承认,铁像寺水街确实是繁华市区中大众休闲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