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天府新区光电技术研究所地址在哪里?,成都光电技术研究所

成都天府新区光电技术研究所地址在哪里?

成都天府新区光电研究所的地址是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光电大道1号

成都光电研究所是什么级别单位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简称光电所)始建于1970年,是中国科学院在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研究所。
1975年12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光电所向用户移交了首批成功试制的两台第一代160数字式电影经纬仪。

1977年12月,第一届光电学术委员会成立,向中国科学院上报了1978-1985年科研发展规划,提出了科研主攻方向是光测设备、大规模集成电路(LSI)装备攻关项目。

历史沿革: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筹建于1969年,1970年6月起在成都大邑县雾山乡动工兴建,初名中国人民解放军1019所。
1973年4月长春光机所进行人员分迁,1973年7月正式投入科研试制工作,共建有6个研究室和6个试制加工车间,在编职工1200余人,开始试制第一代160数字式电影经纬仪。

成都的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待遇、福利怎么样?本人小本,做技术管理岗。有发展吗?请知情人指点迷津。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简称光电所)始建于1970年,是中国科学院在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研究所。1999年进入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2006年进入创新三期,并被评估确定为科学院A类(优秀)研究所。 光电所现有在编职工12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4人,高级科技人员260人。全所设有“光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设有“光学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光学”、“光学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物理电子学”、“信号与信息处理”、“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计算机应用技术”等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8个一级学科)。在读研究生300余人。 光电所以国家需求为牵引,面向世界光电科技领域发展前沿,重点开展光电工程应用基础性、前瞻性的高技术研究与系统集成创新研究。建有国家863计划光束控制重点实验室、863计划自适应光学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唯一的微细加工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光束控制、自适应光学、天文目标光电观测与识别、光电精密跟踪测量、微光学及微电子光学、先进光学制造、生物医学光学等,目前承担有国家863、973、自然科学基金、部委重大重点项目及企业委托开发项目研究,研究水平居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 建所以来,光电所在自适应光学、光束控制、应用光学等领域取得了多项重大成就,先后取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内的500余项科技成果,申请专利380余件,授权专利180余件,发表论文3100余篇。与此同时,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高新技术项目的产业化。 光电所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事业育人、环境引人、待遇激人”,坚持“在公平竞争中识别人才,在创新实践中培育人才,在事业发展中凝聚人才,在工作生活中爱护人才”,努力营造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吸引、培养、稳定了一支以国内知名学者为核心,以中青年技术及管理专家为骨干的创新人才队伍。 在新时期,光电所坚持“国家重大创新项目牵引,科研产业共同发展,建立现代研究所”的办所方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国际著名研究所,为国民经济建设不断做出基础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