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精神分析中心还在?,成都精神分析中心网站

成都精神分析中心还在?

想回去看看 找霍老大做精神分析 还有听听法语讲座

现在还好好的存在的哇~!!!!还是老样子的发展,还行! 成都精神分析中心成立于1999年3月,隶属于四川省哲学学会。在这之前,成都精神分析小组的活动开始于1994年。该年,霍大同先生(1986~1993年留学巴黎取得博士学位,在7年的留学期间专攻精神分析,并完成了5年多时间的个人分析)回到他的母校四川大学。在这里,他遇到了不少有着不同专业背景的对精神分析怀有浓厚兴趣的志同者,他们中的一些人从事着心理学的教学和临床工作。于是,在霍大同博士的带动下,大家共同商议(协助其工作的主要有秦伟博士和张晶燕女士)准备在成都开始精神分析的临床与教学工作,并开始严格按照国外培养精神分析学家的标准着手培养中国的精神分析学家。 几年来,成都精神分析中心在中心成员的共同努力以及各方面的支持下不断发展,尤其是已逐步建立了与国外精神分析学界良好而紧密的合作、交流关系,来访作学术讲座或参加中心主办的国际精神分析研讨会的外国精神分析学家越来越多。成都精神分析中心的工作(特别是对精神分析学家的培养模式)也得到了国外精神分析团体的认可。2004年6月,成都精神分析中心被正式接受为欧洲精神分析组织间联盟(IAEP)的成员。 从1999年夏起中心还创办了自己的刊物《精神分析笔记》,以季刊形式每年4期发行,至今已有19期。 目前,中心有作为嘉宾会员的外国分析家4人,专业会员16人(均接受了2年以上个人分析的训练,大多正在从事精神分析的临床工作)。
中心主要活动 成都精神分析中心现有的常规活动主要有: 一、讨论班 周末精神分析理论讨论班(2周1次)于2002年3月开始至今,以《精神分析的术语》为文本,共同讨论、翻译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参加者:成都精神分析中心会员及精神分析专业研究生 周末临床个案讨论班(2周1次) 于2000年3月开始至今,进行临床个案的讨论和督导。 参加者:成都精神分析中心专业会员及特邀临床专家(主要为有长期临床实践经验的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师) 二、外国精神分析学家专题讲座每年夏季(7、8月份)和冬季(12月份)均有定期的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长达两周的专题讲座,其中冬季的讲座为儿童精神分析专题。此外,一年其他时间均有多次不定期的外国精神分析的来访和讲座。所有讲座的具体时间请看网上中心动态的通知。(已举行过的外国专家讲学的条目请见中

川大的心理学怎么样啊

不错。

1954年,张绍英先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临床心理学博士,回国后,张绍英先生和段和初老师一起,从1954年到1997年下挂于四川大学哲学系从事心理学教学研究,为四川大学心理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97年,心理学与社会学、行政学合并,成立了公共行政与社会学系,陈昌文任系主任。2001年应用心理学硕士点初建,由霍大同主持工作。2005年,公共行政学与社会学、心理学分离,成立了社会与心理学系,陈昌文任系主任,并兼任行政学系主任(与周敬伟并列)。2003年至2005年,分别由台湾新文京出版机构出版了《管理心理学》(陈昌文主编)、《社会心理学》(陈昌文主编)、《变态心理学》(胡冰霜主编)、《儿童心理学》(秦伟主编)等系列心理学教材。
川大心理学系的心理学研究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管理和社会心理学方向,由陈昌文教授作为学术带头人。主要研究并入西部研究的大框架,与社会学的宏观环境研究联手,微观切入个体行为、心理研究。胡冰霜教授的致力关注现代人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宋绍峰副教授主攻管理心理学研究。
二是以霍大同为学术研究的精神分析方向,为全国唯一的精神分析硕士方向。1994年。霍大同先生教授(1986~1993年留学巴黎取得博士学位,在7年的留学期间专攻精神分析,并完成了5年多时间的个人分析)回到他的母校四川大学。在秦伟博士等的协助下开始精神分析的临床与教学工作,并开始严格按照国外培养精神分析学家的标准着手培养中国的精神分析学家。2001年,开始招收第一批精神分析方向的硕士研究生。随之开展了儿童精神分析临床研究,并定期召开讨论班(如拉康讨论班,精神病讨论班)。几年来,已逐步建立了与国外精神分析学界良好而紧密的合作、交流关系,来访作学术讲座或参加国际精神分析研讨会的外国精神分析学家越来越多,霍大同教授和秦伟副教授也多次赴欧美进行学术交流。
2004年6月,霍大同教授主持的成都精神分析中心被接受为欧洲精神分析组织间联盟(IAEP)的正式成员。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普通心理学专题、心理学史专题、心理学原著选读、社会心理学专题、管理心理学专题、精神分析专题、临床心理专题、发展心理学专题、人文心理学专题、宗教心理学专题、民族性格与社会发展、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人格心理学研究等。

寻找一位心理医生,我觉得我患有社交恐惧症,大约有5年以上,详细我补充。

我倒觉得你这个问题其根本原因也许在于智商和情商发展的不太协调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症状。
也就是说心理年龄足够或者超长,而生理年龄似乎不足。
其典型症状是不知道怎样和人打交道好,加上固有的情绪和心理特质,自我感觉生活在一种不在状态的生活之中。
而且,你有时候在人为的“修正”自己,不过,这种修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修正,有时候达到的效果可能是“偏”,也就是说,不仅没弄正,而且给弄偏了。
这也许和你的青春逆反期没过好有一定的关系。青春期一般在初中阶段,这个阶段性情、性格容易出现偏差,也容易受到误导。
你是由于想和别人融洽相处而觉得自己没有这个能力时才苦恼的。有一句话说,走得太远了有时候就不知道为什么出发了。你在和别人相处时一定在用某种先入为主的意识在控制自己。打个比方,当陌生人和你联系时,你的第一反映首先是天呀这怎么办?我应付不了。
这种感觉是潜意识突然跳出来的,是经过多少次的重复而形成的条件反射。也就是说,你形成这个条件反射的时间有点长。
换个想法:今天咋没有人约我出去玩?他(她)能给我带来什么惊喜?客户咋还不来?他会想什么?我怎么给他很艺术地推销公司产品。……
你需要认为训练,用新思路,新观点代替原来形成的固定模式,同时在和别人相处时不要总是老成持重,轻松一些,这样就会逐渐好的。
不要把自己想的那么糟糕那么不堪,你是一个很优秀的人。每一个有成就的人都是鹤立独群的。

Mozilla/5.0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ompatible; ClaudeBot/1.0; +claudebot@anthropic.com)